央广网合肥9月8日消息(记者徐鹏)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5周年,也是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的三周年。三年来,安徽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

“截至目前,安徽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其中21项经评估为全国首创,6项被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9月7日,安徽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就安徽自贸试验区三年来的建设成绩进行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0.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进出口、33%的实际使用外资、4%的新增市场主体、7%的税收,有力有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可以说,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三年,触发了制度、开放、产业、创新和服务国家战略五大领域的深层次“变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安徽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制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探索新型易货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务新模式,主要还是促进汽车产业发展。依托芜湖港,探索“联动接卸”“无感通关”“共舱管理”“抵港直装”等新模式,减轻企业物流成本。”聚焦制度创新上,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徐志向记者介绍,芜湖片区激励全市依托自贸片区平台先行先试,加快制度型开放,累计形成创新案例166项,其中入选省级制度创新案例49项。

作为创新高地的科创之城合肥,在商务部2023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发布的120项创新成果中,合肥片区有6项,数量与上海、重庆自贸试验区持平。

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长罗云峰表示,三年来,合肥自贸片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以不到全市千分之六的面积,贡献了全市1/3的进出口、1/2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安徽自贸试验区64%、88%,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安徽省着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主导产业需求,推出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的76项创新举措,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着力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等未来产业。数据显示,全球10%笔记本电脑、全国20%的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出口、全国65%智能语音产值都来自安徽自贸试验区。

“蚌埠片区率先在国内开发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并且拥有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10家、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6家。”蚌埠市人民政府市长马军表示,三年来,蚌埠片区聚焦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业兴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沃土,安徽自贸区通过优化流程、创新制度,一系列便利化措施高效落地:开展行政审批“极简化”试点,创新一份“信用报告”代替多张上市“合规证明”,全国首创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推动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探索推出企业开办“一业一证一码”“证照并销”等市场准入、准营、退出的全流程改革措施……安徽自贸试验区正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表示,下一步,安徽自贸试验区将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打造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更好发挥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

编辑:徐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